知情人士:OpenAI跟博通开发AI芯片能比买英伟达芯片省二至三成成本
本周一,OpenAI 宣布与博通达成协议,并向后者购买定制芯片和网络组件,计划新增 10 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不过,与之前直接采购英伟达和 AMD 现成芯片不同,OpenAI 这次打算与博通联合定制硬件。
据彭博社今日报道,预计耗资数百亿美元的项目,可能为 OpenAI 带来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同时却也伴随巨大财务风险。OpenAI 未来几年计划在基础设施上投入超过 1 万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7.12 万亿元人民币),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 AI 泡沫的担忧。
一位了解 OpenAI 内部想法的知情人士透露,通过与博通共同开发芯片,OpenAI 预计成本比使用英伟达芯片低 20% 至 30%,但目前项目仍在早期阶段,芯片尚未量产。
这些节省可能累计成大额开支。据 OpenAI 高管表示,建造 1 吉瓦容量的数据中心通常需要 50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3562.42 亿元人民币),其中35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493.69 亿元人民币)用于购买先进芯片。
除了节省成本外,这一举措还能让 OpenAI 对关键且有时难以预测的 AI 供应链掌握更多主动权。如果项目成功,OpenAI 将有额外芯片来源,从而缓解英伟达等合作伙伴供货紧张的问题。
OpenAI 还能更精准地定制芯片,满足特定 AI 项目需求,并将 AI 研发成果反馈到芯片设计中,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利用搭建数据中心积累的经验,OpenAI 可以重新优化设施所需的硬件设计,从服务器机架到冷却系统都可改进。
OpenAI CEO 奥尔特曼曾在播客中表示,最初,公司和博通只打算开发一枚芯片。随后公司又很快意识到,需要打造整套定制系统才能满足需求。
与博通的合作可以为 OpenAI 提供捷径,并确保在台积电繁忙的生产计划中仍有产能,目前 OpenAI 仍需明确需求并完成研发。报道提到,OpenAI 计划在 2026 年底前开始部署这些芯片。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