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调查:AI应用持续拓展 英伟达、微软龙头地位稳固
瑞银对125家机构IT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英伟达(NVDA.US)、微软和OpenAI继续在人工智能(AI)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调查显示,所有企业都在投资人工智能。10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处于人工智能调查和用例发现阶段。此外,61%的企业已经在至少一个业务领域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程序。这一比例高于六个月前的52%。
瑞银分析师Karl Keirstead表示:“坏消息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后的18-24个月后,只有11%的机构将人工智能项目大规模投入实际应用,而其余89%的机构大多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将项目投入应用。这一进度持续延后,让那些期望在2025年上半年看到人工智能明显提振作用的投资者感到些许失望。目前,最常被提及的采用阻碍因素是‘投资回报率不明确’。”
尽管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都在某种程度上投资了人工智能,但预计2025年的整体IT预算不会增加太多。去年,高管们预计IT预算将增加5.6%。到2025年,这一增幅已降至4.4%。
在人工智能硬件方面,英伟达继续占据主导地位,66%的受访者使用英伟达GPU进行推理。去年5月,只有50%的受访者更喜欢使用英伟达产品进行推理。亚马逊AWS的Trainium芯片以17%的份额排名第二,AMD
(AMD.US)位居第三。
在基础设施方面,微软Azure是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云服务的最大提供商。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Azure来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这一比例高于上一次调查的71%。
不过,许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帮助编程的公司只获得了轻微的生产力提升。4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新的自动编程工具后,开发人员的生产力提升不到10%。然而,32%的受访者表示开发人员的生产力提升了10%至20%。
Keirstead指出:“在我们看来,这些回应在意料之中,但并不是特别令人鼓舞。虽然微软声称使用GitHub Copilot的程序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50%以上,但在本次调查中,只有2%的受访者声称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以上。平均14%的生产率增幅实际上低于之前每次调查的16%。”
他补充说:“虽然这些回应相对于炒作而言可能令人沮丧,但我们注意到,即使程序员的生产力只提高 5%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很可能证明价格是合理的。”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