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之际,欧美迎来了更为猛烈的一波疫情,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封城的措施。
摩根士丹利在11月1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认为,随着欧美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长期封锁,有14只A股和港股将受益于此。
报告称,分析师首先筛选出60家A/港股公司,这些公司在欧美的合计收入占比不低于20%。随后团队再与行业分析师合作,将名单缩减到14家。
剩下46家个股被剔除的原因主要包括:竞争对手集中在亚洲,受欧美封锁影响较小;公司在欧美有实质性业务,业务线可能受到封锁带来的负面冲击;行业或公司的基本面密切紧跟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因此欧美长期封锁可能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
按类别看,主要是小家电、出口物流、以及制造业这三类股票的表现将尤为突出。
第一类是小家电。
报告认为,随着封锁期间待在家中的时间更长,人们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家务活动上,比如烹饪、清洁等,因此小家电的需求有望攀升。具体到个股包括了JS环球生活、海尔智家。
其中JS环球生活旗下拥有品牌九阳、Shark及Ninja,欧美市场营收占比达到56%。2020年上半年JS环球生活业绩明显好于预期,主要是受SharkNinja在美国市场表现的推动。
海尔智家欧美收入占比为35%。在第一轮封锁的时候,由于海尔借鉴了中国的防护措施,其海外工厂得以继续运转,并在欧美均取得了市场份额。
第二类是中国的出口物流企业。
报告认为,在欧美封锁期间,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得到了提升;出口水平的广泛增长使船运、仓储和物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类企业包括中远海运港口、中远海控、嘉里物流、招商局港口、中国外运。其中中远海运港口和中远海控的欧美收入占比最高,分别是54%和48%。
第三类是主要竞争对手在欧美的制造业企业。
报告认为,如果新增订单数超过因封锁失去的欧美订单,那么这些中国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出口市场份额。这类企业包括潍柴动力、三花智控、兆易创新等。
以三花智控、敏实集团这两家汽车供应链公司为例,报告预计汽车供应链的整合将加速,有利于那些拥有良好资产负债表和成熟全球业务的公司。




- 【热点题材】2025AI盛会即将召开,这一方向(人工智能题材)或将迎来重大机遇
- 药品集采“反内卷”!质量优先不再简单低价中标,或带动医药板块稳步向上
- 清华大学团队在EUV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为下一代EUV光刻胶开发提供可行路径
- 创新药目录加快调整,商业医保助推产业链迎政策红利
- 海南封关时间正式确定,免税旅游概念再迎价值重估机会
- 2025-2030年中国基孔肯雅热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8%
- 人工智能带来历史性变革,未来十年工业母机将迎来发展关键期
- 供需两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钨精矿价格屡创历史新高
- 长江存储实现首条全国产化的产线,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企业受益
- 超43亿!“史上最挤暑期档”拼出“好成绩” ,电影市场持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