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界人士和领导人们一直都在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经济更具韧性。在此次大流行期间,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封锁措施暴露了供应链的严重脆弱性,特别是医疗设备制造业务的供应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政策制定者应该将去全球化的举措视为专注于供应链的韧性,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就业保护上。安联的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则预计,全球化程度将会下降,生产力的活力将会减弱,而工业集中度则将变得更高。他认为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遵守“全球化规则”。
正如政客们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导致港口不得不被迫关闭一样,其他许多行业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希望,这种病毒可能成为新兴经济体能够提高竞争力的一个亮点。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和杰弗里·萨克斯(Jeffery Sachs)则认为,新冠病毒并不意味着全球化将会终结。奥尼尔指出,比如说苹果公司不太可能停止在中国销售iPhone。萨克斯认为,更偏远地区的劳动力有助于将最聪明的人才带到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增加就业的全球化性质。
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指出,航运集装箱经济并不是新冠肺炎病原体的内在传播者,因此这一点不太可能发生改变。但他发出警告称,可能受到影响的是与跨国制造商品相关的人际联系。


全部评论


机会情报
- 【热点题材】2025AI盛会即将召开,这一方向(人工智能题材)或将迎来重大机遇
- 药品集采“反内卷”!质量优先不再简单低价中标,或带动医药板块稳步向上
- 清华大学团队在EUV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为下一代EUV光刻胶开发提供可行路径
- 创新药目录加快调整,商业医保助推产业链迎政策红利
- 海南封关时间正式确定,免税旅游概念再迎价值重估机会
- 2025-2030年中国基孔肯雅热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8%
- 人工智能带来历史性变革,未来十年工业母机将迎来发展关键期
- 供需两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钨精矿价格屡创历史新高
- 长江存储实现首条全国产化的产线,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企业受益
- 超43亿!“史上最挤暑期档”拼出“好成绩” ,电影市场持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