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15.1% 预计2023年利润将下滑
2月28日,拜耳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拜耳Q4营收120.0亿欧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为6.11亿欧元,同比下降47.4%;核心每股收益为1.35欧元,好于市场预期的1.20欧元。2022年全年营收507.39亿欧元,同比增长15.1%;净利润为41.50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0.00亿欧元;核心每股收益为7.94欧元,上年同期为6.51欧元。
按业务划分,作物科学部门Q4营收同比增长18.7%至55.69亿欧元,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4.6%至251.69亿欧元;制药部门Q4营收同比下降1.9%至48.55亿欧元,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9%至192.52亿欧元;消费者健康部门Q4营收同比增长8.5%至15.24亿欧元,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4.9%至60.80亿欧元。
此外,拜耳预计,2023年营收为510亿-520亿欧元;预计核心每股收益为7.20-7.40欧元,低于2022年的7.94欧元,也逊于市场预期。拜耳预计2023年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农业产品价格的下跌,其中包括除草剂Roundup。由于拜耳在路易斯安那州生产的草甘膦(Roundup的有效成分)价格下降,作为拜耳2022年最大增长动力的作物科学部门的营收将放缓。
拜耳制药部门在2023年的营收可能会继续保持1%左右的增长,因为畅销的血液稀释剂Xarelto面临新的竞争。该公司希望通过新的抗癌药物Nubeqa和肾脏药物Kerendia来改善这种情况。
拜耳在2023年最快的增长可能来自消费者健康部门,受益于过敏和感冒产品需求的激增,该部门营收可能增长约5%。
拜耳增长放缓之际,正值已担任拜耳首席执行官长达七年的Werner Baumann准备卸任,罗氏前制药主管Bill Anderson将于6月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这一转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拜耳可能拆分的猜测,该公司旗下拥有农业、制药和消费者健康部门。Werner Baumann坚持认为,拜耳目前的战略是正确的。
虽然拜耳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了约14%,但自2018年6月完成对Monsanto的收购以来,该股已经下跌了约40%。在完成收购后,拜耳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农作物种子和杀虫剂供应商的同时,Roundup除草剂致癌的诉讼也纷至沓来,并拖累拜耳股价走低。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