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经济展望要点:印度下调幅度最大 中国是唯一正增长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天早上发布的最新修订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该组织警告说,世界正面临一场“绝无仅有的危机(A Crisis Like No Other)”,并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4.9%,比今年4月份的预测(-3.0%)下调了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对2020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超过预期,并补充说,复苏预计将比之前的预测更加缓慢。同时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进行下调,由之前预测5.8%下修至5.4%。

  (全球衰退深化: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活动衰退4.9%)

  如下表所示,IMF对2020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GDP进行了如下修正:

  美国 由-6.1%下修至-8.0%;

  中国 由+1.2%下修至+1.0%(2020全球唯一GDP正增长经济体);

  欧元区 由-7.5%下修至-10.2%;

  印度 由+1.9%下修至-4.5%;

  加拿大 由-6.2%下修至-8.4%;

  拉美 由-5.2%下修至-9.4%。

  与4月份的预测相比,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向下修幅度最大,目前的预期为收缩4.5%,而此前的预期为扩张1.9%。拉美地区受疫情影响也非常严重,部分原因是该地区卫生系统欠发达;其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巴西和墨西哥预计将分别收缩9.1%和10.5%。

  IMF在其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中表示:“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对生计、就业保障和不平等造成长期负面影响的前景变得更加严峻。”IMF承认,与《世界经济展望》2020年4月的预测一样,这一预测的不确定性高于通常水平,因为基准预测是基于对大流行后果的关键假设。

  在感染率下降的经济体中,最新预测显示经济复苏依旧较慢

  持续的保持社交距离要求将延续直至2020年下半年;

  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封锁期间,超出预期的打击(供应潜力的损失)给经济活动带来了更大的创伤;

  幸存下来的企业加强了必要的工作场所安全和卫生措施,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IMF下调了对大多数经济体的消费预期,理由是国内活动受到的干扰大于预期,社交疏远带来的需求冲击,以及预防性储蓄增加。

  对于那些努力控制感染率的经济体来说,更长的封锁时间将对经济活动造成额外的影响。

  此外,这一预测还假设,随着2020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发布,已经有所缓解的金融状况将大致保持在当前水平。基线之外的其他结果显然是可能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大流行的演变方式。

  近期金融市场的反弹与经济潜在展望的“脱钩”

  与2020年6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最新讨论类似的预期,金融状况可能会比基准假设的更加紧缩。总的来说,这将使2021年的GDP比2020年1月疫情爆发前的预测低6.5%。对低收入家庭的不利影响尤其严重,危及1990年代以来世界在减少极端贫困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更重要的是,IMF还警告称,“金融市场情绪的反弹似乎与基本经济前景的变化无关,这加大了金融状况收紧的可能性,可能超过基准假设的程度。

  关于二次爆发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下行风险仍然很大,因为“疫情可能会在似乎已度过感染高峰的地区再次爆发,需要重新采取至少部分的遏制措施。经济活动持续下滑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创伤,包括更大范围的企业倒闭,因为幸存下来的企业在失业时间延长后不愿雇用求职者,失业工人完全离开劳动力市场。”

  关于债务风险。IMF表示,金融状况可能会像1 - 3月那样再次收紧,暴露出借款人的脆弱性。“这可能会让一些经济体陷入债务危机,并进一步放缓经济活动。”

  关于政策风险。IMF表示,在经济由于疫情突然陷入停顿后,各国纷纷采取相应规模的政策措施,由于这些措施在设计和执行方面的存在的挑战,这些措施可能会出现过早结束和针对性不当的问题,这些将导致分配不当和生产性经济关系的解体。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称,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额将大幅下滑,预计2020年将下滑11.9%。

  最后,IMF警告说,大流行病的影响可能会显著加剧不平等,预计90%以上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将出现下降。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展望

  IMF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2021年初第二次病毒爆发,对国内经济活动的破坏规模约为今年预计的一半。假设新兴市场受到的损害比发达经济体更大,因为支撑收入的空间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2021年的经济增长将比基线低4.9%,到2022年仍将低于基线。

  在第二种情况下,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比基准水平高出约0.5个百分点,2021年将比基准水平高出3%。

关键词阅读:IMF 经济复苏

责任编辑:史文瑞 RF13549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