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新冠疫情分成两个阵营 万豪CEO称复苏时间或很漫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球性大流行,将美国企业分成了两大阵营:一边是那些一直能保持正常运营,甚至能够蓬勃增长的企业;另一边是快要或者已经撑不下去的企业。

  近几周,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发布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报告,两大阵营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

  有些企业——其中包括药品制造商、杂货商和科技巨头——丝毫未受到“居家隔离”命令的影响,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比如说,微软公司旗下云服务销售额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任天堂旗下新游戏《动物之森》迎来了强劲需求。

  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踢出局外,客户没了,产品需求没了,业绩没了。

  随着主题乐园和电影院被迫关门,旅游活动陷入停摆状态,一些行业巨头,比如说全球最大娱乐公司迪士尼和全球最大酒店连锁万豪国际,都未能幸免,利润竞相遭遇“滑铁卢”。对于未来所面临的挑战,这些企业持谨慎态度。

  本周一,万豪国际首席执行官(CEO)阿恩-索伦森(Arne Sorenson)告知分析师,“所有地区不会不约而同地复苏,复苏也不会发生在一朝一夕之间。复苏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比我们任何人想要的都漫长。”

  不过,对于身处两大阵营的企业来说,未来的道路都充斥着不确定性,新冠疫情让任何人都几乎不可能为未来制定计划。但是,对于那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无法做生意的企业来说,未来几个月将是“要么毁灭,要么成功”。

  追踪企业利润的研究公司The Earnings Scout的首席执行官尼克-赖希(Nick Raich)指出,“经济重启的方式,至关重要。”

  苦撑下去

  当然,在当前这种严峻环境下,能够蓬勃增长的企业绝对是凤毛麟角。但是,有些企业在利用“新冠疫情经济”方面的确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便是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和很多企业一样,这些科技巨头也不得不努力应对一系列新挑战,比如说供应链问题。但是,这个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远程工作以及在线活动增多的受益者。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社交巨头Facebook均表示,3月份旗下广告销量遭受冲击,但是业绩表现仍优于华尔街预期,第一季度营收分别为412亿美元和177亿美元。微软云服务迎来强劲需求,现在每天都有逾7500万人在使用该公司旗下远程Teams应用程序。

  赖希说:“一段时间以来,科技行业一直在适应社交隔离政策,并充分利用了这项政策。该行业的很多员工已经开始在家远程工作,或者在网上销售产品或服务。”

  1月至3月,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的订阅用户增加了1600万,利润同比翻了一番。在截止3月份的财年内,任天堂的利润同比飙升41%,部分归功于《动物之森》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功。

  但是,新冠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即便是那些到目前为止受到破坏相对有限的企业也将开始紧锁眉头。比如说,Netflix已经为用户提供了2020年拍摄完成的多少影片,2021年会怎样,答案不得而知。

  旗下快递交付业务一直在猛增的电商巨头亚马逊已经明确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该公司本季度利润将达到40亿美元。但是,亚马逊讯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指出,所有的这些钱——或许更多钱——将被用作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支出的再投资。

  当前,杂货商关心的是成本上涨。英国最大零售巨头特易购宣布,如果封锁举措持续12周的话,那么该公司的额外支出将触及8.01亿美元,主要归因于工资、配送、清洁以及维护成本的增加。

  然而,相比之下,这些企业至少在当前这种极为不利的环境下还能有资金流入。

  Bleakley咨询集团的首席投资官彼得-博克瓦尔(Peter Boockvar)指出,“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能安然渡过这场危机,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表。”

  实力较弱的玩家没有太多选择

  眼下,包括航空公司、制造商、酒店和零售商在内的一些企业,进入“新冠疫情经济”的渠道是非常有限或严格受限的。这些企业已经转向生存模式,并竞相节省资金。

  现场演出行业巨头Live Nation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拉普诺(Michael Rapino)上周告知分析师,“3月中旬,我们暂停旗下业务。近两个月来,我们一场演唱会都没举办过。”

  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的迪士尼,也陷入类似困境。在被迫关闭旗下主题公园和度假地,并推迟重磅大片《花木兰》上映日期之后,今年第一季度迪士尼利润锐减91%。迪士尼执行董事长、前任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Bob Iger)声称,他相信危机一结束,人们就会“恢复昔日的活动”。但是,目前这家公司仍然身处困境之中。

  今年第一季度利润狂降92%的万豪国际的日子,也是相当不好过:4月旗下每间可用客房的收入减少了大约90%,该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多达四分之一的酒店仍处于关闭状态。

  对于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受到冲击的零售商来说,关店以及需求下滑尤其具有破坏性。面对居高不下的债务水平以及最小化的营收,实力较弱的玩家没有太多的选择。上周,Neiman Marcus和J.Crew都申请了破产。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的零售分析师大卫-席尔曼(David Silverman)对客户说,“最终,事实会证明债务负担是不可承受的,尤其是考虑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短期操作挑战。”

  或许会有更多裁员出现

  根据赖希提供的数据,在已经公布第一季度财报的430多家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中,仅有10%上调了对第二季度盈利的预期,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比例。

  博克瓦尔说:“每家企业都受到了当前危机的负面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据报道,目前,企业都在试图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明确表示他们预计业务不会很快复苏。即便如此,那些被禁止参与“新冠疫情经济”的企业需要很快拿到“通行证”,否则会有更多裁员出现,其中一些可能会是永久性的。

  西南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加里-凯利(Gary Kell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有很多现金,但是仅在4月我们就用掉了接近10亿美元。你可以计算一下,这样的花钱速度会让你活不下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急于重新开门营业。很多专家担心,放宽防控举措可能会催生第二轮疫情,疫情的卷土重来又会导致另一轮封锁。对于那些已经深陷困境的企业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可承受的。

  赖希说:“如果不能妥当地处理经济重启,就会导致封锁延长。面对这种情况,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免疫。”

  当“居家隔离”命令撤销时,步行街、酒店、商店等场所看起来可能会和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截然不同,员工和顾客之间可能会有一层玻璃障碍,门口可能永远都摆放着温度计……

  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关键词阅读:企业 新冠疫情 万豪

责任编辑:史文瑞 RF13549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