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美股讯 特斯拉季度业绩强劲,股价再次上扬,但大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问:这次真的会不一样吗?
即使是看淡特斯的人士,也不能否认公司的确开拓出电动车市场。部分专家当初反驳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的说法,指有需要大规模生产电动车只是炒作,这些专家如今只能收回说法,特斯拉确实建立了一个全新市场。
如其他公司有特斯拉的发展,大有可能会把握先机,尽可能制造和销售最多的汽车,尽量发挥先行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多年来,特斯拉投资者一直等待这种情况发生。但每当特斯拉看似有所行动,投资者纷纷涌向股票,最终却发现自己再次希望落空。过去数月,特斯拉股价再次持续上行,不禁让人想 ─ 特斯拉到底能否把声势,转化为实际表现?
4,000美元的预测
自特斯拉在10月23日公布第三季业绩以来,股价已飙升40%至每股近360美元。业绩公布后不久,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Catherine Wood(其中一名大力唱好特斯拉的好友)重申,特斯拉最终可升至每股4,000美元,甚至更高。Wood在今年初提出此大胆的估值,主要基于两大假设:1.特斯拉将建立自驾召车网络;2.预测特斯拉到了2023年,每年将销售超过150万辆电动车。
Ark和马斯克均就第一项假设,发表了一些美好的说法。Ark一名分析师表示,受惠于特斯拉现时在路上行驶的汽车所产生的数据,公司在调整自动驾驶演算法方面远超同业。她憧憬在不久将来,特斯拉自动的士车队将可为拥有人创造收入。马斯克本人也大表赞同,表示如考虑自动驾驶特斯拉的士在未来产生的潜在收入,特斯拉现时的价值可谓远超拥有人支付的价格,指从财务上看,买入特斯拉以外的其他选择简直是不智。
但如特斯拉的巨大估值预测成真,Ark模型的第二项假设也有一定重要性---即每年可售出150万辆以上汽车。这可能是特斯拉占领新兴全球电动车市场所需的基础。
中国市场潜藏隐忧
下图比较了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全球电动车销量。
图片来源: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
上图可看出明显端倪?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的电动车市场,2019年上半年的销售按年增加66%。马斯克相信趋势将会持续。这可见于特斯拉加快进度,在上海兴建巨型厂房。
虽然如此,按照特斯拉的说法,最初目标是在上海厂房每年生产250,000辆汽车,其后再把产量提高至500,000辆。由于没有实证证明这些数字能够按时实现,加上特斯拉过去总是未能兑现重要承诺,特斯拉在短短四年内制造“超过150万辆汽车”的说法依然未能使人信服。
除达到公司的生产目标外,特斯拉也需紧贴中国国内电动车制造商的行动。蔚来便是例子之一,蔚来此前推出ES8 SUV,以贴近特斯拉 Model X的规格和较低价格一较高下。中国占2018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的56%,蔚来及其他公司打击了特斯拉,幸好这些厂商的汽车目前只在中国销售。如这些新型电动车在欧洲(特斯拉目前可能是区内唯一电动车生产商),以至广泛亚洲市场推出,特斯拉或需与低成本对手展开苦战。
美国国内市场方面,美国和欧洲的传统汽车厂商,也正加紧研发自家电动车款。他们致力缩窄与特斯拉在性能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些厂商尝试收窄与特斯拉在吸引力上的差距,例如福特最新推出招牌车款野马(Mustang)的电动车版本,在传统汽车和科技爱好者之间引起关注。
炒作与现实
如果有朋友问我怎样看特斯拉股价可升至4,000美元的预测,我会告诉他们:如股价较现价水平增加一倍至每股约800美元,即股票的历史高位,我可能会入货并长期持有。
但面对种种即将来临的竞争,加上电动车市场迅速转变,未来消费者将有众多选择,就如购买其他商品一样,看好特斯拉的投资者在考虑公司前景时,似乎应想想现实情况。特斯拉开拓了电动车市场,是一家值得期待的公司,但炒作不能取代投资者在评估公司时所需的慧眼,尤其是这只股票快速增长,在股市内外均有众多忠实粉丝。





- 重磅突破!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样件成功下线,德尔股份获国际权威认证!
- 稳定币牌照稀缺!港府称首批仅个位数,国泰君安国际、多点数智双双暴涨,万亿级市场7巨头竞相布局
- CRO概念盘初直线拉升,睿智医药涨逾11%,机构: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 三季度内存最大涨幅将达到45%,AI高景气望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
- 2025年炎夏侵袭全球,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
- 三大DRAM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产品,LPDDR4等价格或持续上涨
- 垂直医疗领域AI技术重大突破,AI赋能行业按下“加速键”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键技术,灵巧手开始以量产为导向
- 阿里与美团打响外卖补贴大战,茶饮行业受益,关注供应链相关企业
- “苏超”持续火爆引发跟风潮,足球产业链全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