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牌对冲基金在华受冷 刷存在感成必修课

  在中国向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开放其2.5万亿元人民币(3,550亿美元)对冲基金市场三年后,对冲基金行业发现要想赢得中国投资者是何其困难。

  据私募排排网编制的数据,贝莱德、英仕曼集团和其他20家获准经营中国对冲基金的外资公司--或本地所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截至8月份共累计约5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微薄的占有率--占中国对冲基金资产的0.2%--反映出一系列挑战。

  在充斥著近9000家对冲基金的中国拥挤市场中,诸如贝莱德这样的国际大牌并没有引起太多共鸣,而中国拥有自己的本土明星。通常人们会将这家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BlackRock)与私募巨头Blackstone搞混。瑞银与瑞信都有“瑞”字,也引起混淆。

  有限的名称识别外加销售渠道障碍,所有这些都表明,要想让中国成为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还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随著已开发市场客户转向低费率投资,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急于寻求新的成长来源。

  “在中国树立品牌绝对是一些外国企业面临的挑战,”英仕曼集团亚太区(日本除外)董事总经理Hersh Gandhi称。“我们一直在深思我们要使用的策略以及我们要进入的细分市场,并相应地调整了业务。”

  英仕曼集团对其在中国的资产和盈利情况不予置评。据追踪中国对冲基金行业的排排网的数据,英仕曼集团、瑞银和贝莱德各自管理著1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资产。

关键词阅读:全球 对冲基金 存在感 必修课

责任编辑:史文瑞 RF13549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