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向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开放其2.5万亿元人民币(3,550亿美元)对冲基金市场三年后,对冲基金行业发现要想赢得中国投资者是何其困难。
据私募排排网编制的数据,贝莱德、英仕曼集团和其他20家获准经营中国对冲基金的外资公司--或本地所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截至8月份共累计约5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微薄的占有率--占中国对冲基金资产的0.2%--反映出一系列挑战。
在充斥著近9000家对冲基金的中国拥挤市场中,诸如贝莱德这样的国际大牌并没有引起太多共鸣,而中国拥有自己的本土明星。通常人们会将这家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BlackRock)与私募巨头Blackstone搞混。瑞银与瑞信都有“瑞”字,也引起混淆。
有限的名称识别外加销售渠道障碍,所有这些都表明,要想让中国成为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还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随著已开发市场客户转向低费率投资,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急于寻求新的成长来源。
“在中国树立品牌绝对是一些外国企业面临的挑战,”英仕曼集团亚太区(日本除外)董事总经理Hersh Gandhi称。“我们一直在深思我们要使用的策略以及我们要进入的细分市场,并相应地调整了业务。”
英仕曼集团对其在中国的资产和盈利情况不予置评。据追踪中国对冲基金行业的排排网的数据,英仕曼集团、瑞银和贝莱德各自管理著1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资产。
已关注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



机会情报
- 重磅!飞行汽车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 小鹏汇天获25亿融资 量产工厂年内竣工!
-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落地,电网设备需求释放成长新空间
- 机器人双龙头催化事件持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活跃度上行
- “反内卷”预期之下,碳酸锂期货大涨5%,关注低成本的龙头企业
- 煤炭行业从“量价双杀”转向“优质产能溢价” ,打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
- 人形机器人大事件!智元、宇树中标亿元大单,行业加速推进规模化生产
- 263篇研报+38场路演!机构热捧“反内卷”,结构性牛市可期?
-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Robotaxi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