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足够多的人相信经济衰退将到来 衰退就真的会到来?

  近日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给那些经常批评他的媒体找出了一条新的罪状——这些媒体大量进行看空美国经济的报道,就是为了人为造成衰退,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对特朗普的这种论调嗤之以鼻,但是MarketWatch却刊文称,抛开特朗普对媒体动机的揣测不谈,他的言论至少还是有一个合理之处的。

  只要足够多的人相信衰退将会到来,那么衰退就真的会到来。

  这是因为,经济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人们的信心——今天的资本投资未来将有很大的机会换来回报;今天放出的贷款未来可以收回;我们未来不会失业,或者哪怕失业也能够很快找到新工作;货币不会大幅贬值……当大家失掉了这份信心,整体经济活动就会陷入近乎停滞。

  特朗普绝非第一位担心公众失去信心,因此试图去保护乐观心态的美国总统。比如,罗斯福总统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说出了那句著名“唯一可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而为了让九一一恐怖袭击不至于造成衰退,小布什总统也曾公开在白宫的讲台上呼吁美国人去下馆子和购物。

  那么,经济与人们的信心之间的这种关联,能够通过什么体现出来呢?答案是货币周转率,即单位货币在特定的一年当中被花出去的频率。当大家信心高涨,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会很乐于花钱,货币周转率自然就高。反过来,信心低迷时,担心着未来的人们往往会持币观望,货币周转率自然就低。

  下面的图表就是所谓M2货币供应从1959年到2009年间的周转率数据。一眼可见,半个世纪时间里,周转率的最高点是在1990年代晚期的黄金时代,达到了2.2比1。相反,在金融危机尾声期间,这一读数暴跌到了1.7比1。(图表没有纳入2009年之后的数据,是因为这十年间,联储执行了激进的量化宽松操作,货币供应骤增,严重扭曲了货币周转率所应有的面目。)

  这一问题对投资而言有两个重要关联要点需要记取。首先,这会帮助人认识到经济预测是有多困难。信心是如此重要,这也就意味着,要成功预测衰退首先需要成功预测公众的心理,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有些时候,哪怕面对着在经济学家看来已经算得上是高度可怕的消息,投资大众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只是小插曲的东西,却可能吓得投资大众魂飞魄散。

  这种经济预测内在的困难性,其实也正是耶鲁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近期的研究课题。在不久前出版的新作《叙事经济学》(Narrative Economics)当中,席勒指出:“当足够多的人在行动中表现出恐惧,他们的焦虑就会得到自我完成的能力,最终演成衰退,甚至更糟糕的后果。”

  英国经济学大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为预测家们面临的这种挑战找到了一个绝妙的类比。在一个世纪以前的著作当中,他将这和选美比赛预测联系起来——要准确地预测到谁能够压倒群芳,需要的不是判断出大家认为谁最美,而是判断出评委认为谁最美。显然,这完全是两件事。

  另外一个值得记取的要点则是,保护公众信心的做法如果过头了,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而这是特朗普总统最该注意的。

  比如,印钞和降息到了某个节点,就只能起到反作用,这也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坠入这个陷阱之后,过剩的货币和更低的利率不但不能刺激消费者和企业去花钱,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到了这地步,货币政策也就宣告失效了。或者用凯恩斯的话说,这时候,货币政策制定者们看上去就像是在“推绳子”。

  这是当前需要高度警惕的,因为一些国家的政府债券现在已经是负利率,而特朗普也不断催促联储跟着执行负利率政策。像这样的推特不但不能阻止经济滑向衰退,反而可能直接将其推落悬崖。

  毋庸置疑,客观的经济发展情况肯定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和叙事。可是,这种影响不是机械的,也不是必定的。从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的角度看,这真理或许无法让人感到满意,但是对于帮助投资者管理好自己的投资组合,它却大有助益。

关键词阅读:经济衰退

责任编辑:史文瑞 RF13549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