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开放战略收效显著 服务收入创造增长新动力

  1秒钟处理17亿次数据请求,1分钟可扫描采集12000件商品信息,1天数百亿(美股SBAY)的下单金额……在2019年的618,京东(美股JD)极致的智能供应链效率让人震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开放战略下的“京东+”模块企业服务,也为传统产业进入数字经济转型提供了一条最高效的可行方案。

  8月13日,京东发布了2019第二季度财报,净收入达到了1503亿元人民币。其中,净服务收入达到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占净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11.2%,包含佣金、广告、物流及技术服务等收入。得益于开放战略及技术创新,物流及第三方服务收入同比增速达98%。从零售到“以零售为核心的技术和服务企业”,经过大刀阔斧的战略布局及组织架构调整,京东又一次表现出实行“开放”战略的决心。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报告显示,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建设持续发力,已成为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力量。一二三产业在面临数字化转型中将产生大量的需求,面对市场拓展、供应链对接、信息化管理、多场景营销等需求,企业不可能从0自建,最高效的方式是接入成熟的数字化模块,实现数字经济的转型功能。京东的开放战略布局长远,既与整体产业转型需求相契合,又为企业发展开拓了宽阔的增长空间。

  智能供应链+

  7月31日,高端电竞游戏硬件品牌ROG与腾讯游戏深度合作的新机型ROG游戏手机2上市,在京东上线仅7天便达到了256万的预约量,刷新了品牌新品销售的历史。实际上,在电竞逐渐受青年用户追捧时,京东在2017年已开始定制游戏手机,使其发展为手机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是数字经济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一个生动写照。

  C2M反向定制,是一种按需定制产品的生产逻辑,也是京东创新的智能供应链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京东目前拥有超过3亿活跃用户,有能力构建起充分的订单密度,通过对消费大数据的多维交叉分析,能对消费需求实现相对精准的预判,为制造业提供生产依据。目前,京东开发的C2M反向定制平台,先后与TCL、雀巢等知名品牌合作,为明确的消费者群体“量身定制”,有效提升了供需效率。

  随着金融、医疗、零售、物流、工业等领域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转型的需求日益升温。目前京东集团旗下已成长起包括开放物流、金融、保险、京东云、京东AI、新通路、智能供应链等众多企业级业务,以供应链、物流、技术、金融更深地融入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改革,帮助传统企业探索更有效地转型途径。

  智能物流+

  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京东是与制造业连接最紧密,品质口碑最好的公司之一。连接着最高效的供应链及最具价值的用户群,这些特点决定了京东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提升、通过信息化调节产需关系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京东为消费及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未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京东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投入为企业迎来了规模效益的收获期。最新财报显示,京东2019年第二季度的履约费用率进一步下降至6.1%,同时履约效率却大幅提升。在今年的618期间,京东物流智能仓处理单量增长了一倍,可以从容应对亿级订单。其中,23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形成了亚洲电商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仓群;超过50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也组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机器人仓群,在大促订单量暴增的情况下,接入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的订单,超过91%都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

  京东物流配送机器人在国内二十多个城市实现了落地运营,其中长沙、呼和浩特、贵阳先后建设了智能配送站,开创了全球范围内专为配送机器人打造配送站的先河。仅2019年上半年,京东物流配送机器人的运营总里程超过5万公里,长期“霸占”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榜首。

  信息科技+

  在全球经济的新一轮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京东2019年Q2的技术研发投入高达37亿元,同比增长34%。在核心的零售领域,京东打造了技术与数据中台。积木化、开放式的技术体系,使京东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能力复制,支持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

  面向多种形态的无界零售场景,京东打造的全域交易中台实现了多场景多平台的打通。在京东之家天玑项目中,线上预约用户实现95%到店,带动线下门店客流增长25%,配送成本节约30%,门店交易额也有显著增长。

  在今年618期间,利用京东AI产能计算,合理控制各环节生产节奏,最大化利用产能,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仅618期间通过智能排产就可节省近亿元。

  此外,京东还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供应链等“智能+”领域全面向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加快实现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商品与服务体验。

关键词阅读:京东

责任编辑:郭艳艳 RF125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