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PO市场僵尸企业成灾 疑似2000年重现

  金融界美股讯 ZeroHedge刊文称,目前,美国股市的投资者都深深沉浸在历史最长熊市的喜悦之中,但是这种乐观情绪也带来了一个预料之外的后果,“僵尸企业”泛滥——IPO市场异化,美国各交易所正在迎来数量空前的亏损企业。根据《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报道,2018年前三个季度当中,有83%的IPO是来自上市前十二个月累计亏损的企业,这一比例之高为史上仅见。

  日报搜集了1980年至今的相关数据,显示亏损企业在IPO当中的占比从来不曾这么高过。

  荒唐还不仅在于有这么多的亏损企业可以上市,更荒唐的是,那些敢于购买亏损企业股票的投资者都获得了不菲的回报。年度迄今为止,这些登陆美国公开市场的亏损企业股票价格较IPO价格平均上涨了36%之多。与此同时,那些赚钱IPO企业股价的同期涨幅为32%,甚至还不及前者。当然,不论是赔钱还是赚钱企业的IPO投资回报率都要高于标普500指数,后者在今年前九个月当中的回报率为9%。

  受到这种可以轻松获得的无中生有的财富诱惑,IPO大潮日益高涨。2018年前三个季度当中,超过180家公司通过IPO总计融资约500亿美元,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下去,2018年将很有希望成为2014年以来最大的IPO之年。

  这些IPO当中,SurveyMonkey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股票价格上周上涨了40%以上,尽管该公司其实历史上从未有一年是盈利的,2017年就足足亏损了2400万美元。还有经常被投资者提起的Tilray,该股今年夏季上市,在大麻股票狂热当中,价格至今已经上涨了740%之多。

  更夸张的是Solid Biosciences,这家公司既没有盈利也没有营收,而且1月IPO之前还向市场披露说,他们重要产品的临床试验已经被叫停。可是就这样,他们还是轻松地在IPO交易当红融资1.44亿美元,股价几乎涨了两倍。

  市场对IPO的胃口会如此惊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那些更著名的未上市公司如优步等在按照惯例原本已经可以进入公开市场的阶段却做出了继续保持私有的决定。

  事实上,亏损企业IPO如此火爆的局面,在过去只出现过一次——正是在互联网泡沫最严重的时间点上。2000年上市的公司当中,有81%都是不赚钱的,而今年迄今为止的数字是83%,有过之而无不及。推高这一比例的除了科技公司之外,还有不少生物技术公司,后者往往都是处在准备进行,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阶段。

  不过,无论怎样,投资者都很难不将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市场环境拿来和当今做比较。2000年时,14%的IPO科技公司是赚钱的,而今年迄今为止是19%。众所周知,当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许多曾经的市场宠儿都跌落尘埃,走向了破产,而下一次衰退期间,这样的桥段很可能将再度上演。

  Firsthand Capital Management是一家专注科技股的资产管理公司,其首席投资官兰蒂斯(Kevin Landis)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直言:

  “2000年留下的最大教训之一就是,不要去追捧那些其他人都在追捧的东西。”

  这话用在现在也再合适不过。

  当然,今年的IPO股票也并非每一只都是大赢家。比如,ADT在上市的第一天价格就下跌了12%,目前的股价较之IPO价格低了30%还多,哪怕他们的发行价格其实已经是在早些时候确定的区间的底部了。Snapchat也是个例子,该股价格目前较IPO价格低了近50%。

  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重要企业宣布他们最终会盈利,早期投资者都会获得丰厚回报,市场就往往会对他们投出赞成票。可是,如果大盘陷入衰退,或者哪怕是当前这种疯狂追逐IPO的热浪冷却——甚至转为恐慌抛售——那些听信了这些赔钱的IPO公司鬼话的投资者就会知道现实有多冷酷了。

  对于最大的风险,佛罗里达州大学金融学教授里特(Jay Ritter)总结道:“对于这些年轻的成长型企业,投资者都建立起了极度乐观的预期,而如果这些公司最终被发现无法达成预期,重新定价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关键词阅读:美国 IPO市场

责任编辑:史文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