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星巴克为何携手并进?

  金融界美股讯 SeekingAlpha刊文称,阿里巴巴(美股BABA)和星巴克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合作。近期以来,星巴克在其成长最为快速的中国市场上受到了一系列挫折,他们现在正拼命想要再度提速。阿里巴巴则可以从多方面享受到合作的好处,但最主要的渠道,显然还是他们刚收购不久的送餐平台饿了么。这一合作将使饿了么获得一个潜在的,不断成长的营收源,让他们加速扭亏为盈的进程。

  合作声明

  星巴克正在将阿里巴巴的淘宝app整合到自己上海的“烘焙工坊”(Roastery)当中,后者是在西雅图之外,全球仅有的第二家星巴克Roastery。消费者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使用淘宝与店内环境互动。只不过,这只能算是双方合作的小小点缀,似乎更多是为展示淘宝的增强现实能力。

  合作的真正主体,其实是通过饿了么派送星巴克咖啡。在星巴克的立场上,这一合作是为了扭转第三方配送服务裁撤之后同家店面销售额下滑的颓势,实现管理层中国营收2022年前成长两倍的承诺。

  咖啡在中国

  星巴克会与饿了么携手,当然和他们营收的下滑有关。第三财季当中,星巴克的全球同家店面销售额增长了1%,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这一数字却下滑了2%。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市场销售萎缩,对于星巴克而言还是首次。此外,之前不久,星巴克管理层刚刚宣布他们要在中国将店面总数提升到6000家,实现销售额增长两倍的目标。那么,中国市场的减速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管理层已经看到了不利的苗头,为什么还要宣布那么雄心勃勃的计划?原因如下。

  首先,首席执行官约翰逊(Kevin Johnson)强调,成长的突然减速是第三方配送“清洗”使然。中国政府对第三方配送服务的政策趋向严格,这直接损害了星巴克的销售额。这些配送对星巴克意味着巨大的营收,但是在过程当中可能会排起长队,造成店面拥堵。

  其次,伴随门店数量的扩张,自家店面“互相伤害”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星巴克在美国启动激进扩张模式时,这种情况就出现过。在中国的扩张中,他们自己把市场搞得饱和起来了。这就导致了一些较老店面的关闭,以及建筑和租赁成本的提高。

  最后,则是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者,而且成长得非常迅速。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今年年初才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现在就已经跻身“独角兽俱乐部”。在7月上旬获得2亿美元投资的一轮融资当中,瑞幸咖啡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这个新玩家7月间还开店660家,此前的5月开店525家。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的店面数量大约是3000家。瑞幸以低价格提供高品质咖啡,已经对星巴克构成了压力。该公司还在大力提升咖啡配送速度,在星巴克声明发布后尤其是如此。此外,瑞幸还提供全年余下时间的半价折扣,希望获取更大市场份额。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的数据显示,瑞幸已经握有5%的市场份额。2017年的市场份额分布,星巴克为80.7%,麦当劳为8.4%。

  瑞幸这种激进扩张的策略能够收获怎样的成果还有待观察,但是中国市场可能已经成长到足够同时容下星巴克和瑞幸。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估计,中国咖啡门店市场未来四五年间还将增长近50%——2012年的市场规模是13亿美元,2017年是45亿美元,而到2022年,预计会达到65亿美元。

  饿了么视角

  饿了么是与美团-点评竞争的中国两大送餐服务商之一。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巴巴以近50亿美元收购了余下的饿了么股份,意味着整家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了95亿美元。对于饿了么而言,好消息就是,现在他们背后已经站着一家科技巨无霸,为市场份额烧钱完全不成问题。

  饿了么和美团之间的“补贴大战”颇为壮观。结果当然是消费者可以从这些服务提供的可观折扣当中获益。比如在饿了么身上,阿里巴巴就投入了不菲的补贴,这当然是为了同时推广自己旗下其他服务的考虑。拓展支付宝市场就是一大动机。在政府干预之后,这种“极端营销”才略有降温。不过显然,这种停火其实并不符合这些企业自己的发展逻辑。

  送餐是一桩烧钱生意,这是人所共知的。美团计划在即将进行的IPO当中筹资40亿美元到60亿美元,只是为了确保公司能够活下来。饿了么也一样受到影响,他们正在寻求20亿美元的新外部投资。

  从app安装层面看,今年年初时,饿了么是领跑者,拥有44%的市场份额。不过,美团却在招股说明书当中宣称他们控制着59%的市场。从估值看是美团更大,IPO相应的估值为600亿美元。至于饿了么,前文已经提及,阿里彻底收购时的估值是95亿美元。

  饿了么的优势在于将彻底整合到阿里巴巴系统当中。在新季度当中,饿了么计划投入4.43亿美元争夺市场。好消息是,两家公司的物流部门现在已经合并,意味着饿了么可以多获得超过40万送餐小哥。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将会进一步看清送餐是个对资本多么敏感的领域。

  中国的整个服务产业都在大发展,而这就为公司带来了强劲的大环境动力。中国人在服务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增长是大势所趋。从2017年到2023年,服务消费预计将增长2%。劳动力供应情况也比较理想,确保将来能够有较低的配送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将有更多人从农业等“旧经济”领域流向服务业等岗位。2016年,中国农业从业劳动力为4.38亿,服务业为3.38亿,而到2020年前后,预计两者将会持平,2023年则彻底颠倒过来。

  在服务业内部,送餐预计将是未来几年增长最迅速的部门之一。这一市场的总规模2017年为3050亿元人民币,以复合年增长率23.7%计算,到2023年将达到1.5万亿元,而如果饿了么有大约40%的份额,就意味着他们拥有一笔6000万元人民币的生意。

  另外一个关键领域,则是非餐厅食品配送服务的成长势头。咖啡店显然不在传统的餐厅之列。总之,来自餐厅和非餐厅的成长动力都有利于饿了么所在市场的发展。

  结论

  与星巴克合作,不但可以帮助饿了么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还会帮助推广支付宝,为烧钱服务提供一股稳定的营收来源。不过,一些重大的障碍也不容忽视。

  未来几年里,瑞幸都将是星巴克的巨大威胁,而饿了么则需要与美团竞争,合作的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尽管中国市场足够大,容得下不止一个大玩家,但投资者还是希望自己的投资对象能够获得统治性地位。与星巴克的合作是饿了么向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是最终,在整个阿里巴巴服务组合当中,他们依然会是负担沉重的一块。

关键词阅读:支付宝 阿里巴巴 美团 星巴克咖啡

责任编辑:史文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