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发布Q3财报:中国区营运利润率下降7.6个百分点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星巴克发布了2018年Q3财报,全球净收入63亿美元,同店销售额仅增加1%。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国/亚太区市场,星巴克营运利润率下降7.6个百分点,这是9年来的首次下降。路透社等外电称,瑞幸咖啡成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最严肃的竞争对手,也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梦魇。
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的2018年第三财季,星巴克全球净收入63亿美元,同比上升11%,营运利润下降1%到10亿美元,营运利润率下降1.9个百分点到16.5%,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仅为上升1%。在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亚太区,星巴克的业绩更为惨淡:今年第三财季,星巴克中国/亚太区营运收入上升46%到12亿美元,营运利润率下降7.6个百分点到19%。中国区门店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这是星巴克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9年来的首次下降。
仔细分析这份9年来最差的财报可以发现,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增长1%,但这是在单均价格上升3%的情况下完成的。中国/亚太区收入增长主要靠收购中国华东区业务,全球增长11%中,华东和汇兑收益分别贡献3个点和1个点。星巴克中国/亚太区毛利率从26.6%下降7.6个百分点到19%,出现非常严重的衰落迹象。
随着过去两年美国同店销售的减速,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中国市场视为星巴克发展的未来。通过一系列专注中国市场的介绍和消息发布,星巴克也在积极鼓励这样的观点。自2012财年业务重组以来,星巴克一直将中国视为“第二个主场”。此次在中国市场星巴克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而三个季度前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是增长8%。从8%的正向增长到2%的下降,星巴克中国业务出现了“塌方式的下滑”。世界十大投资银行之一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发布报告称,第三财季的下跌是持续性的,瑞幸咖啡等竞争对手太强,是星巴克正在失去中国这个“第二个主场”的重要原因。
最近,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美国CNBC电视台等财经类媒体对中国新零售咖啡战争均进行了报道。从今年1月初开始试营业,瑞幸咖啡现在已经在中国13个城市开设660家门店,成为中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路透社报道称:“星巴克达到这一规模则用了大约12年。”美国CNBC电视台将瑞幸咖啡称为中国咖啡新零售的“路标(STREET SIGNES)”,称其“绝对是一家超级独角兽公司”。“刚刚我们提到了目前他们已经有660家门店,而该公司正式开始运营也才仅仅7个月。可以跟星巴克的扩张计划对比一下,是很有可比性的。对于星巴克来说,他们开店的战略是把门店开在城市的核心地带、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段。而对于瑞幸来说,地点繁华与否似乎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他们的战略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路透社将瑞幸咖啡的快速发展归功于以低配送费、线上订购、大力补贴和给员工高收入为基础的强增长计划。面对瑞幸咖啡的突袭,“投资者和分析师表示,很明显,瑞幸咖啡确实构成了一种威胁。luckin coffee成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最严肃的竞争对手,也成为其发展路上的梦魇。”
关键词阅读:星巴克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