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预计2018年还将加息两次

摘要
FOMC一致投票决定加息,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至1.75%-2.00%,符合市场预期。同时预计2018年还将加息2次,2019年料将加息3次。

  金融界美股讯:北京时间6月14日讯,美联储决议声明:FOMC一致投票决定加息。预计2018年还将加息2次,2019年料将加息3次。撤销5月份决议声明中关于“预计将加息至在‘一段时期内’低于中性利率”的表述。未来进一步渐进式地加息,将与中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劳动力市场强劲、以及通胀接近2%保持一致。

  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至1.75%-2.00%,符合市场预期。

  美联储决议声明:劳动力市场继续走强。美国经济活动稳步上升,而此前认为增速温和。更长周期的通胀预期几无变动,删除此前关于基于市场和基于调查的通胀指标前景的表述。美国经济所面临的短期风险“大致平衡”。家庭开支增速回暖。

  中国央行是否会跟随“加息”?

  自2016年以来,除了2017年6月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后,央行都上调了以公开市场操作(OMO)、中期借贷便利(MLF)等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予以跟进。从具体操作看,通过定向降准置换MLF或是最佳的政策选项。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表示,“从利率的绝对水平和汇率来看,中国长期没有‘跟随加息’的必要,尤其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反而应该支持利率市场化,但短期的确可能通过提升公开市场利率来应对美国加息,哪怕是5bp。”事实上,中国央行“加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指以逆回购、MLF等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近两年来,后者成了央行主要的价格调控工具。

  主流观点认为,相较于海外央行,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众多,“因此不能一味地参照西方进行价格型调控,降准(数量型调控)和公开市场利率调整(价格型调控)更要相机决策。”盛松成表示。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加息与否需权衡考虑目前内外部因素。“中美利差和人民币汇率是外部因素,对我国央行会否加息有一定影响。但国内经济基本面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扩内需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内部环境制约货币政策收紧,加息面临的压力较大。”他进一步指出,央行可能会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5bp并结合MLF等进行流动性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MLF的质押范围扩大,一定程度上使得短期内再次大幅降准的预期有所降温,但各界认为降准的必要性仍然存在。

  6月,有2595亿元MLF到期,三季度将有7015亿元MLF到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测算,前期降准释放的9000亿元用于偿还MLF到期量的资金将逐月部分置换到期的MLF,这一置换时间将持续到明年4月,但绝大部分资金(将近8000亿元)将在今年5~9月这段时间内置换完毕。

  新兴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在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路径中,除了加息,美联储还拥有缩减资产负债表这一“大杀器”。同时由于大规模减税和财政支出增加,美国财政部需要“海量”发债填补漏洞,进一步吞噬了美元流动性。这两方面因素叠加,成为了新兴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于2017年10月启动,缩表将采取停止到期资产再投资与主动出售中长期国债和抵押支持债券(MBS)相结合方式。预计整个进程超过5年。分析机构预测,从去年10月开始,美联储起始缩表规模为每月100亿美元,预计今年10月前,缩表规模将达到每月500亿美元水平,并于明年12月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有观点预计到2020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将从原有的4.5万亿美元控制在3万亿美元左右。

  彭博数据显示,去年10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为4.47万亿美元,而6月最新规模则为4.319万亿美元,8个月的时间缩减了1510亿美元。与加息将提高资金成本,抑制贷款活动相比,“缩表”相当于美联储“停止印刷”货币。换句话说,美联储将债券资金从美国政府手中收回,而不是将其重新投资于债券市场。美联储称此举为“减少过剩流动性”,而这种过剩流动性势头的转变,将导致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增长放缓。

关键词阅读:美联储 加息

责任编辑:史文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