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采矿有望成为可能 产值规模将达万亿美元
太空竞赛传统上考虑的是探索或旅游,但太空采矿看起来越来越合法,这为在另一个星球上创造新的文明和利润提供了可能。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旨在让太空旅游成为现实,并最终让人类能够在其他星球上生活。 如今,科技让人类在小行星上着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拿SpaceX来说,重型运载火箭Falcon Heavy此前把一辆特斯拉跑车发射到太空,并在陆地着陆场成功回收了两个助推器。这意味着SpaceX未来将能够把更重的有效载荷带入太空,并可能降低发射费用。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奈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和一些人宣称,世界上第一位万亿富豪将来自太空采矿领域。据美国宇航局称,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的矿物价值,相当于给地球上每个人带来1000亿美元的财富。
太空领域智库美国世界安全基金会(Secure World Foundation)私有领域项目总监伊恩-克里斯坦森(Ian Christensen)表示,目前对太空资源的所有权还缺乏法律上的明确性,而且管辖太空的法律总体上仍是模棱两可。克里斯坦森表示,“现行法律存在一些漏洞,需要澄清一些问题,以便为法律提供更多的确定性。”他还表示,目前还没有单个权利机构负责空间资源的分配。
目前最综合的太空法是联合国支持的《1967年外太空条约》(Outer Space Treaty of 1967),但国家间的混乱仍然存在。“谈到空间资源的利用,这个领域相当模糊,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来解释,” 政治风险顾问公司Stratfor的高级科技分析师丽贝卡-凯勒(Rebecca Keller)说。“各国政府甚至该领域的专家仍在就如何适当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辩论,这仍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随着空间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从中获益。凯勒说,政府必须限制和控制未来私人利益的扩大。
克里斯坦森表示,目前对太空探索和旅行能力的限制意味着太空采矿将发展成为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补充,一旦航天事业成熟,他不排除太空活动私有化的可能性。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