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钱不存钱才是中美贸易失衡症结所在

  美国先是要对钢铁和铝征收可观的关税,继而又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商品的关税,让人们越来越担心大规模贸易战爆发的可能性。然而,前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却在报业辛迪加刊文提醒大家,美中贸易的最大威胁其实不在这些地方,而在于美国不久前的减税,后者预计将使得美中贸易赤字年均增加1000亿美元之巨。以下即魏尚进的文章:

  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将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对中国进行制裁,在两国的深度贸易纠纷中上演了新一轮的炮轰。早些时候的3月8日,特朗普曾经宣布要对中国的钢铁和铝课以重税,一些观察家断言,这样的做法将给全球贸易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不必说,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做法,以及媒体对这一切的高调报道,已经吓坏了投资者,但实际上,就加剧中美贸易紧张而言,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的减税法案其实才拥有大得多的影响。在大家都充分认识到这种影响的重要性之前,双边贸易关系只能进一步恶化,而非好转。

  新的税法将使得美国政府的赤字在未来十年内增加1万亿到2万亿美元,这一国民储蓄的缺口是难以由私营部门的储蓄增加或者投资减少抵消掉的。

  这一点对于贸易,尤其是美中之间的贸易有着怎样的影响,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美国的所谓经常账赤字等于总投资减去私营部门与政府的总储蓄,而新税法显然意味着经常账赤字将会再度猛增,未来十年可能增加2万亿美元之多。相应地,美国贸易赤字也将猛增,预计对华双边贸易逆差每年将增加5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

  当这样的局面发生,美国的政客们总归要找个指责的对象,而中国便成为了最可能的替罪羊。若真是这样,则被特朗普吹嘘为“美国人民的胜利”的新税法便将彻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其体现形式便是贸易关系愈加紧张。尽管迄今为止,对于新税法和美国贸易赤字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家尚未有深刻了解,但是其影响却将绵延到未来许多年。

  诚然,考虑到那么多侵犯专利和商标的实例,特朗普要求中国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自有其合理的一面。与此同时,在包括能源和电信等领域,中国也要求外国企业与自己的中国伙伴共享专利,以此作为市场准入的前提。可是,要中国政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全可以通过双边谈判或者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的诉讼来解决,这才是更稳妥的方法,而且也是有希望的。

  近年来,中国在创新领域不断取得进步,也是让人对这种稳妥解决方案的前景做出乐观判断的理由。简而言之,中国企业一样将成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获益者。在过去,外国企业创新而中国企业模仿,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向度的行为,获益者只能是外国企业。

  可是,现在局面早已发生了变化。许多中国企业也在创新,他们不但在本国,也在美国获取专利。诸如大疆和华为等中国公司,就创新而言并不输给美国同行,事实上,中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也正在国内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事实上,中国迫使跨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需求正在不断削弱,而中国企业正在日益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与以往相比,美中两国在这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达成共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谈判就是一桩轻松的任务。首先,中国可能会将他们的政策视作是应对本土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必需,以及针对美国高科技出口限制的对冲措施。伴随工资的不断上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现在已经高于印度、孟加拉和越南,因此向着技术上更加复杂的生产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中国企业不能从美国买到高科技产品,他们自然也就有了更强烈的理由去开发自己的技术。

  谈判的第二个挑战——如果出现的话,则来自于美国企业界支持力度的削弱。在过去,诸如波音、卡特彼勒、通用电气和思科系统等都在以温和派的语调发声,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了中国巨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受益者。不过现在,生意场上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更多会将中国企业视作了竞争对手,不但与他们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竞争,还与他们在全球市场上竞争。

  如果不能妥当处置,这些因素就可能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美国对华科技出口受到的限制越多,中国就只能越发推动国内科技发展。反过来,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大,美国企业就越不会乐于帮助这些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市场。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这个贸易谜题的要点能够得到充分的揭示,双方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重大妥协的可能性就不会消失。对于中国而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绝不是零和游戏,相反,两国都将成为更有力保护的获益者。

  问题是,那个最大的谜题,却几乎没有人提及。如果中美无法就解决美国持续膨胀的贸易逆差的有效方法达成共识,那么,哪怕今天在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到了明天,一切就又可能变成徒劳。

  中国贸易盈余和美国贸易赤字最终反映的是两国分别的储蓄与投资失衡。两国政府正在考虑的诸多非市场的“贸易措施”或许会让双边贸易失衡下降,但同时也会使它们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失衡加大。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解决方法将令两国及世界其它国家的消费者甚至企业蒙受损失。中国提高居民消费、美国提高国内储蓄才是更可持续、更有益的方向。

  归根结底,中国的贸易盈余也好,美国的贸易赤字也吧,其实是体现了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失衡。两国政府目前所考虑的,其实属于非市场手段的“贸易救济政策”或许会一时让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失衡得到缓解,但代价却是在全球层面上造成更严重的失衡。这只能让两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和企业的处境恶化下去。

关键词阅读:贸易失衡 赤字 关税

责任编辑:史文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