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美国经济豪赌只能让市场更动荡

  在金融市场,尤其是美股市场近期突发动荡的大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发布了未来十年总规模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尽管美国的若干基础设施更新已是当务之急,但是在当前美国和全球经济都在同步加速的大背景下,这种政策是否会导致经济过热,迫使联储提速加息,最终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一段时间以来这一直是观察家们热议的焦点。事实上,2月8日《经济学人》杂志就以《美国经济豪赌》的封面报道对这种财政政策的扩张和刺激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下即文章全文:

  波动率重归市场。曾经,美国股市一直处于漫长的平静期当中,在没有重大抛售行情的情况下稳步走高,但是这一切都在本周告一段落。催化剂来自2月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的工资正在加速增长。标普500指数当日即有所走低,而下一个交易日更损失惨重。反映投资者对股市未来预期变化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从月初低迷的14猛然窜升到令人瞠目的37。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的神经也变得紧张起来。

  晚些时候,市场又渐渐冷静下来,可是不难想象,未来还注定将有更多心惊肉跳的交易日。这是因为一场重大变化正在发生——全球经济轻快的增长步伐之下,通货膨胀已经取代了停滞,成为投资者目前最担心的东西。让局面变得进一步复杂化的,还有全球最大经济体非比寻常的豪赌。最近刚刚颁布的减税法案意味着,在经济扩张周期已经走向成熟的时候,美国又向其注入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下一个财政年度当中,美国政府预计将举债1万亿美元,较前一财年翻一番。更要命的是,在这重大实验进行的时刻,无论在白宫还是联储,掌舵的都是近年来经验最为匮乏的新手。 无论在这条道路的尽头,等待着美国的将是繁荣还是衰退,这都注定将是一场狂野的颠簸。

  踩下油门

  股市最近的混乱,如果单说其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多值得担心。全球经济依然强健,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增长都在同步提速。重新定价的动荡,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做空波动率的新投资工具遇到了重大麻烦。关键在于,这些投资工具的景况虽然都已经惨不忍睹,但是其他市场如企业债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受到的波及都是极为有限的。即便是美国股市,在所谓重跌发生后,也不过是跌回今年年初的水平而已。

  然而,这段插曲对于未来又确实是有警示意义的。多年以来,投资者已经习惯了享受央行对股市的支持,但是当下,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安全网正在不断缩小,走向消失。自2015年底开始,美国联储已经加息五次,而且下个月预计还将进行第六次。债市指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去年9月的不足2.1%增长到了2.8%。股市现在已经陷入了拉锯战——一边是更强势的企业利润,意味着股价有理由走高,而另外一边是债券收益率的上扬,压低着利润的价值,并让高高在上的估值显得不再合理。

  在货币政策逐渐回归正常化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紧张局势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美国即将发生的财政豪赌,可就不是什么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根据经济学家们的估计,特朗普的税务改革——大幅度减轻了企业和美国富人的税务负担,而普通劳动者也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好处——将让新一年的消费和投资都额外获得0.3个百分点的增幅。在预算协议达成的情况下,国会也将对政府支出增加亮起绿灯(译注:本文刊发后不久,这一预测就已经大致落实)。民主党人将争取到儿童保育和其他一些领域的预算增加,两党的鹰派人士将争取到国防支出的增加。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依然对他的边境墙计划和基础设施计划念念不忘。华盛顿这种大手大脚毫不在意的心态让人难以放心。再考虑到退休金和医保成本的上扬,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的预算赤字都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抛开1980年代早期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衰退时期不说,今日的美国可以说比1945年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敢花钱。

  高企的股市、进入成熟阶段的商业周期,再加上超级慷慨的财政政策,这样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局面,哪怕是久经风雨的老手也不敢掉以轻心。可事实是,美国财政政策当前的执掌者笃信赤字无所谓的“箴言”,而央行的负责人只是刚刚上任,且与前任不同,在货币政策方面并非正式的专家。

  鲍威尔的想法

  那么,这场豪赌的输赢到底是取决于什么?中期内,美国必须想办法应对自己的财政赤字问题。不然的话,利率最终的窜升就将是不可避免的,1980年代就将再现。不过,短期内,聚光灯毫无疑问会落在鲍威尔的头上,因为他必须表现出在两大极端的危险之间走钢丝的能力。潜在危险之一在于他自己可能过于倾向于鸽派,因此不希望联储的渐进加息(公平地说,力度是很有限的)计划对金融市场的神经造成任何刺激。在这种假设下,他就可能抛出某种“鲍威尔对策”,而后者长期而言只能造成新的金融泡沫。潜在危险之二则在于,由于担心经济正在变得过热,联储或许会犯下加息速度过快幅度过大的错误。

  两者相较,还是在加息方面孟浪冒进所蕴含的风险更大。鲍威尔新官上任,也许会难以抵御树立自己通胀斗士形象,以及不受白宫左右的独立形象的诱惑,在加息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而这将成为一个重大错误,原因有三。

  首先,经济是否已经真正达到了充分就业,现在远没有到板上钉钉的地步。政策制定者们往往会认为那些正式脱离就业市场的人在经济层面已经不再有意义,但是这些人当中有许多都已经在重新回归,开始找工作了,而且有迹象显示更多人的还将跟进。其次,通货膨胀突然爆发的风险是较为有限的。在美国,工资上涨速度虽然在加快,但只是逐步和渐进的。至于在失业率同样很低的德国和日本,这样的迹象更是至今还没有出现。现在早已不是1970年代了,曾经的工资暴涨也不会重演。最后,让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趋向紧张,其实可以带来可观的好处。工资增长速度最快的,总是那些收入最低的领域。蓝领工人是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最大的牺牲品,受到的打击严重不成比例,而他们无疑会因此得到帮助。同时,这也会鼓励企业更多投资资本设备,让生产率增长获得推动。

  对美国当前这种规模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学人》从一开始就委实难以赞同。它的设计非常不充分,而规模又大到只能用鲁莽来形容。这只能使得金融市场波动更加剧烈。问题在于,这样的实验终究是已经启动了,在这个前提之下,联储不要再跟着发疯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关键词阅读:经济学人 美国股市 加息 美国政府

责任编辑:史文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